宝宝就好像春天的小树,能够无拘无束地成长。虽然生机盎然,但是也难免时不时长出“坏枝”,我们身为“园丁”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?对宝宝的批评也是要有的,但是你也不能够滥用。宝宝是你生的,也是你养的,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、随心所欲地批评宝贝。景宝玩具告诉你:批评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!
批评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
1岁以上宝宝好奇心重,孩子1岁的时候,可以给她准备床绕玩具。可以让宝宝去触摸床绕上的挂件,让他去探索一下周围的世界。可以增进孩子的触感,刺激宝宝的色彩发育,满足宝宝的好奇心。
2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,所以会和妈妈“唱对台戏”,不让干什么偏要干,什么时候都要以“不”字开头,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宝宝在1岁多就开始进入了这种叛逆期,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,总喜欢用命令式的语气,“不许怎么样”,“不要怎么要”,宝宝就过早地学会了说“不”。宝宝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,你是怎么样的,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,所以改变宝宝的关键是先改变自己,在想发脾气批评宝宝之前,请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。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,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;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,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。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,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,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。
不能打骂、体罚宝宝
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,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,他的自主感十分强烈,同时他的道德感也有了发展,或者只是刚刚发展。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,体罚他的时间最早只能提前到1岁半,对于1岁半以内的宝宝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。
打骂宝宝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: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,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——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。由于父母的坏榜样,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,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先下手为强”。
有些情况下可以“小打”
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教授表示,并不是完全不能打孩子,适当出手也是让孩子承担做错事后果的一种方式。当然,这种“打”可以是象征性地打屁股,目的是在于让孩子明白规矩。
遇到特殊情况时,小打一下孩子可能会起到警示作用,让孩子“长记性”,当宝宝触摸一些危险物,比如拨弄电源插头、开水瓶等等,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,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,可以通过惩戒让他加深记忆。但是打孩子绝不是目的,仅仅是在孩子成长中帮助立规律的一种辅助手段。
大家有什么育儿的问题,欢迎你们留言给我哦!